2005年20卷2期

|     

Research Article

表达丙型肝炎病毒NS3抗原的重组腺病毒构建及体外表达

李卫华, 赵连三*, 周陶友, 何芳, 刘丽, 刘聪

2005, 20(2): 101

为探索研制丙型肝炎疫苗的新途径,以期获得防治丙型肝炎的重组腺病毒减毒活疫苗,我们构建了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非结构蛋白3(non structural protein 3,NS3)抗原的重组腺病毒RAd NS3,并检测其在体外表达。应用PCR从真核表达质粒pRC/NS3 中扩增编码HCV NS3 蛋白(329-935aa)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重组腺病毒AdEasy-1系统的穿梭质粒pAdTrack CMV上,采用细菌内同源重组"两步转化法"构建携带HCV NS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基因组质粒pAd HCV NS3,转染293 细胞,成功包装出重组腺病毒RAd NS3,利用它有效地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经RT PCR及免疫印迹等不同方法检测表明,被感染细胞能表达HCVNS3蛋白,为后续进行重组腺病毒在动物体内诱导抗HCV免疫应答能力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呼肠孤病毒与SARS相关的形态学依据

杨怡, 陈德蕙, 端青, 朱虹, 郎振为, 孟忻, 张德添, 张飒

2005, 20(2): 105

SARS患者病理尸检肺组织样品分离病毒出现细胞病变的Hep2 培养细胞,按常规制作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电镜下,检出在感染细胞内复制、组装的呼肠孤病毒及其包涵体。病毒粒子衣壳立体对称、无包膜、直径在60~80nm。成熟病毒粒子核心致密常排列呈晶格状,不成熟病毒粒子核心空亮。数目不等的上述两种病毒粒子、长短不等的微管样结构和病毒浆常在核旁胞质内组成大小不等、无定形的病毒包涵体。此发现进一步提供了呼肠孤病毒感染有可能与SARS相关的形态学依据。

HPV16重组减毒沙门氏菌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诱导免疫

卞继峰*, 于修平, 耿昭, 卢翌, 胡海燕, 王伟, 王晓明

2005, 20(2): 108

将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 L1E7基因插入携带霍乱毒素基因的pET CTA2B载体,获得HPV16L1E7与CTA2B融合表达质粒pET L1E7CTA2B。在此基础上,通过PCR基因克隆技术,将pET载体的T7启动子与pTETnir15载体的大肠杆菌硝酸盐还原酶基因B启动子nirB进行分割重组,将nirB启动子的厌氧调控元件和启动子基本元件FNR TATA盒与T7 启动子的核糖体结合位点(SD)序列融合,形成nirB T7 杂合启动子。最后获得HPV16重组减毒沙门氏细菌疫苗表达载体pNir 16L1E7CTA2B,并进一步构建对照质粒pNir 16L1E7。Western blot结果证实以上质粒nirB T7杂合启动子能够在沙门氏细菌中表达L1E7 融合蛋白。口服免疫接种小鼠可成功诱导小鼠生殖道产生HPV16 特异性粘膜免疫,且霍乱毒素CTA2B可以增强粘膜免疫诱导能力,为开发廉价有效的HPV16预防性疫苗打下了基础。

SARS冠状病毒M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DNA疫苗构建

李建娜, 向开军, 周荣, 丁勇强, 白培胜, 张裕平, 朱冰, 曾其毅

2005, 20(2): 113

为探讨SARS CoV的M蛋白的免疫学特性以及M蛋白作为SARS CoV病毒疫苗组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别用pET 15b和pET 22b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ARS CoV的M蛋白,亲和层析纯化后作为抗原应用。同时,将M蛋白的编码基因克隆进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B中得到重组质粒pSecM作为DNA疫苗,免疫BALB/c小白鼠、制备SARS CoV M蛋白的抗血清。并用纯化后的M蛋白建立的SARS CoV M抗体ELISA检测技术研究所构建的M DNA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两种重组M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均以可溶性形式得到高效表达,经与华大产的用灭活SARS全病毒制备的SARS CoV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比较实验,证明该原核表达的重组M蛋白能与SARS确诊病人血清以及M DNA免疫鼠血清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这两种重组M蛋白有可能作为抗原组分用于临床SARS CoV检测中;所构建的SARS CoV的M基因核酸疫苗能在小鼠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提示M蛋白在SARS CoV疫苗尤其是组分疫苗的研制中应加以考虑,为DNA疫苗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株E蛋白主要抗原片段的高效表达

葛菲菲, 邱亚峰, 杨耀武, 陈溥言

2005, 20(2): 117

在本实验室已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含乙脑疫苗株SA14 14 2株E蛋白基因主要抗原片段)的基础上用巴斯德毕赤酵母系统表达,该片段长1113bp,编码371个氨基酸残基,将其亚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以电穿孔法转化酵母X 33,用Zeocin平板筛选重组子,经甲醇诱导表达后,SDS 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表达产物。由于糖基化不同,所表达产物有两种,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4kDa和50kDa,表达量较高,约为290mg/L,经Western印迹验证,有较好的抗原性。在ELISA试验中,我们直接以PBS透析后的酵母上清包被,能够很明显地区分出乙脑阴阳性血清,与RT PCR检测的相符率达95%,为制备JEV的诊断抗原和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了依据。

盐酸阿比朵尔抗柯萨奇病毒B_3的实验研究

熊海蓉, 杨占秋, 刘颖娟, 肖红, 关意洪

2005, 20(2): 121

为观察盐酸阿比朵尔对柯萨奇病毒的抑制作用,本实验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物,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法、活细胞染色计数法(MTT)和培养上清中病毒滴度测定观察盐酸阿比朵尔抗柯萨奇病毒的作用。结果表明盐酸阿比朵尔的半数中毒浓度(TD50)为896.54μg/mL,药物抗病毒生物合成组、药物直接作用组、药物抗病毒吸附2h组、药物抗病毒有吸附8h组的病毒抑制率分别能达到74.48%、45.68%、28.90%和48.27%,在抗生物合成组,盐酸阿比朵尔能明显抑制柯萨奇病毒所致的CPE效应,降低培养上清中的病毒滴度,病毒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高,存在量效关系。这提示盐酸阿比朵尔在细胞内对柯萨奇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猪圆环病毒II型ORF2基因在酵母中的高效分泌表达

张晓勇, 郑其升, 魏雪涛, 谈国蕾, 任雪枫, 曹瑞兵, 陈德胜, 陈溥言*

2005, 20(2): 125

为了建立一种简便的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方法,本实验将PCV2 的ORF2 基因片段整合到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菌株X 33染色体上,构建了X 33(pPICZa ORF2)重组工程菌。经甲醇诱导后,成功的表达出ORF2基因片段。经过Bradford 蛋白质总含量测定和凝胶薄层扫描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占重组工程菌培养上清总蛋白的58%,表达量可达47mg/ L。间接ELISA结果初步表明重组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能够有效地区分PCV2型病毒标准阳性与阴性血清。

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疫苗制苗用毒种特性研究

陈陆, 郭万柱, 殷华平, 查光明

2005, 20(2): 130

本试验通过对PRV基因缺失株SA215(gE-/gI-/TK- )细胞培养特性、理化特性及形态发生过程进行研究,来确定gE、gI和TK 基因缺失对病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缺失对该毒株在培养细胞的吸附和穿入过程没有影响,但与亲本株相比,表现为生长掩蔽期延长,增殖速度减缓,但能达到相似的增殖滴度,并且基因缺失对病毒的理化特性影响很小。形态发生过程观察结果表明,PRV SA215 株在细胞培养上形态发生正常,能形成感染性病毒粒子,但在由核膜出芽和囊膜形成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本研究为疫苗研制和生产提供指导和依据。

猪瘟病毒E0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陈振海, 王琴, 范学政, 宁宜宝, 王在时, 沈青春, 夏春

2005, 20(2): 135

表达猪瘟病毒保护性抗原E0蛋白用以建立猪瘟抗体诊断方法,在标记疫苗(Marker vaccine)的研制和应用上具有重要的血清学鉴别功能,对于监测猪瘟病毒的流行情况和疫苗免疫情况及制定免疫程序具有重要作用。将猪瘟兔化弱毒株(HCLV)E0 基因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GEX4T, pET30, pMAL p2X 中,并分别以BL21 和BL21 codonplus(DE3) RP, BL21(DE3)和BL21 codonplus(DE3) RP,TB1 和BL21 codonplus(DE3) RP为表达菌株。通过摸索IPTG诱导浓度,诱导温度,菌体收获时间,确定E0 基因能在pGEX4T/ BL21 codonplus(DE3) RP和pMAL p2X/ BL21 codonplus(DE3) RP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量分别占菌体总蛋白的15%和30%,表达的重组蛋白主要为包涵体形式。分别采用B per试剂和超声波裂解配以曲通尿素对包涵体进行洗涤两种方法在pGEX表达系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用分步透析法对变性的包涵体进行复性,将复性蛋白过GST亲和层析柱得到纯化的GST E0融合蛋白。以GST E0融合蛋白为诊断抗原,通过摸索抗原包被浓度,抗体血清稀释倍数初步建立了用间接ELISA检测猪瘟血清E0抗体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发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

FMDV vp1基因在烟草中表达及转基因烟草的免疫效果

王宝琴, 张永光, 王小龙, 王永录, 潘丽, 王文秀, 董金杰, 吕建亮

2005, 20(2): 140

通过三亲杂交法,构建克隆有阿克苏(Akesu/58) O 型口蹄疫病毒vp1 基因的双元表达载体pBin FMDVVP1。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NC89烟草叶盘,经卡那霉素筛选,共获得49株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总DNA进行目的基因的PCR检测,有40株阳性植株。对阳性植株总RNA进行目的基因的RT PCR检测,有21株阳性植株。将7株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阳性植株叶片提取物分别与弗氏佐剂乳化,在0、15、30 和45d 腹膜腔接种Balb/C小白鼠,于第4次免疫后第9d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第12d用104SM50 LD的同源强毒进行攻击;攻毒后24h采血,通过乳鼠病毒血症试验判定攻击Balb/C小白鼠的发病和保护情况。结果表明:双元表达载体pBin FMDVVP1构建正确;vp1基因转入NC89烟草并获得表达;7组中有2组Balb/C小白鼠血清抗体呈阳性,攻毒保护率分别为100%和63%。证明2株转基因烟草表达的VP1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所免疫的2 组Balb/C小白鼠对同源强毒攻击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整合禽流感病毒血凝素糖蛋白的假型鼠白血病病毒

刘华雷, 魏建超, 陈溥言

2005, 20(2): 145

本研究通过一个瞬时转染系统将H5N1亚型鹅源禽流感病毒囊膜表面的血凝素(HA)糖蛋白整合到鼠白血病病毒(MuLV)颗粒表面并进行了感染性测定。将包含HA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HA与MuLV假病毒构建体系的两种质粒pHIT60(包括MuLV的结构蛋白基因,即gag和pol)和pHIT111(为MuLV的基因组,还包括一个报告基因LacZ)瞬时共转染转化了SV40大T抗原的人胚肾细胞293T,48小时后收集假病毒上清进行了一系列鉴定。将假病毒上清超速离心后用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多抗通过Western-blot证实HA 蛋白能够在此假病毒颗粒表面表达,表明HA能够整合到此病毒粒子表面。通过感染293T、COS 7和NIH3T3 三种不同的靶细胞,均能检测到LacZ基因的表达,证实所构建的假病毒粒子具有感染性。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具有感染性的MuLV-HA假病毒,为研究鹅源禽流感病毒侵入细胞的机理及其组织嗜性的变异提供一种新方法。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基因非编码区LTR嵌合克隆的构建

魏丽丽, 王晓钧, 王盈, 粱华, 沈韬, 李景鹏, 张晓燕, 相文华, 邵一鸣, 沈荣显

2005, 20(2): 149

在已有全长感染性克隆pLGFD3 8 和pD70344 的基础上,根据马传贫弱毒疫苗致弱过程中不同代次毒株LTR序列的分析,在LTR U3区选取特定的酶切位点对EIAV非编码区LTR基因进行了部分替换。将替换的全基因克隆转染驴胎皮肤细胞(FDD)并以驴白细胞(DL)传代,用逆转录酶活性检测、RT PCR方法及Real time RT PCR验证其感染性。结果发现,其衍生病毒感染上述两种细胞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细胞培养上清可检测到RT酶活性和RT PCR阳性。电镜下可见大量典型的EIAV颗粒。pLGFD9 12 嵌合克隆衍生病毒与其父本克隆衍生病毒pLGFD3 8具有相似的复制水平,pLGFD9 12嵌合克隆衍生病毒在DL细胞上复制水平略高于FDD细胞。此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LTR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复制水平和毒力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的重组犬2型腺病毒的构建

张守峰, 扈荣良, 肖跃强, 田向阳, 夏咸柱

2005, 20(2): 155

本试验以犬2型腺病毒全基因组重组质粒pPolyⅡCAV 2及其E3 区重组质粒pVAX E3 为基础,通过DraⅢ和SspⅠ双酶切,缺失第25097bp 26141bp共1044bp的E3区片段,按与编码链相同转录方向插入由CMV启动子、狂犬病病毒SRV9 株糖蛋白基因、SV40 polyA基因构成的总长2424bp的表达盒,获得重组基因组质粒pPolyⅡCAV 2 CGS(34.7kb)。以AscⅠ和ClaⅠ双酶切,游离重组基因组(32.7kb),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 介导下,转染MDCK细胞系,获得了E3 缺失区携带狂犬病病毒糖蛋白表达盒的重组犬2 型腺病毒CAV 2 CGS。Western印迹试验表明,CAV 2 CGS表达了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初步接种试验显示,重组病毒可以诱导犬产生狂犬病病毒特异性抗体。

SV40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其对小鼠免疫的研究

曹增, 孙强明, 孙娟, 蒋鸿超, 李洪钊, 谢天宏, 孙茂盛, 戴长柏

2005, 20(2): 159

猿猴空泡病毒40(Simian vacuolating virus 40,SV40) 属于乳多空病毒科,是一种DNA肿瘤病毒。亚洲猿类特别是恒河猴是SV40的天然宿主。感染SV40病毒可导致猴体急性病变或呈长期带毒状态,此外能诱使幼鼠产生肿瘤,并能使多种培养细胞发生转化。本研究初步建立了SV40 病毒在Vero细胞中的增殖培养方法,并且初步建立了β丙内脂灭活病毒的方法和纯化工艺。使用SV40病毒灭活疫苗对Balb/c小鼠进行了免疫,结果表明该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随后对SV40 病毒DNA在免疫小鼠的重要脏器中的整合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SV40病毒DNA未在小鼠重要脏器中整合。本研究为SV40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制和进一步开展猴体抗SV40 感染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自然发病鸡群中MDV、REV和CAV共感染的检测

姜世金, 孟珊珊, 崔治中, 田夫林, 王增福

2005, 20(2): 164

从山东、河南、河北、北京、江苏、广东、广西、四川、吉林、辽宁、台湾11 省42 个不同鸡群收集临床有发病表现的828只病、死鸡的病理组织样品,用点杂交方法检测各个样品中马立克氏病病(Marek′s disease virus,MDV)、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828 只病鸡中这三种病毒的检出率均相当高,分别为83. 94% (MDV)、61. 0% (CAV)和57.25%(REV),并且存在非常严重的双重感染(31. 16%)和三重感染(44. 69%),单重感染和阴性个体仅占15.34%和8.82%;在42个鸡群中的29个存在三重感染,占鸡群总数的69.05%,5个鸡群存在MDV和CAV的共感染,3个鸡群存在MDV和REV的共感染,二重感染占鸡群总数的19.05%,仅有2个鸡群未检测到这三种病毒;在地域分布上,11个省份均检测到了MDV、CAV和REV,表明了这三种病毒在我国的广泛分布及其在生产鸡群中的混合感染是导致当前我国养禽业生产性能下降、条件致病性疾病发生严重、临床腺胃肿大症状发生的重要原因。

双链RNA病毒诱导的牙鲆胚胎细胞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

陈玉栋, 张义兵, 朱蓉, 蒋王君, 张奇亚, 桂建芳

2005, 20(2): 168

以紫外线灭活的dsRNA病毒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诱导和模拟诱导的牙鲆胚胎细胞为材料,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成功构建了双链RNA病毒诱导的牙鲆胚胎细胞(FEC)差减cDNA文库。以管家基因αtub lin作为差减指标,经检测,该文库差减效率达210倍,表明经病毒诱导后某些差异表达基因也得到了相应倍数的富集。将获得的cDNA片段连接到pGEM T载体,PCR检测显示差减片段在250bp~2 000bp之间。该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为从分子水平研究牙鲆培养细胞对dsRNA病毒的免疫反应、以及进一步鉴定和克隆差异表达基因打下了坚实基础。

AcMNPV P35抑制HaSNPV诱导的Tn-Hi5细胞凋亡

南方, 宋建华, 王瑞青, 梁昌镛, 陈新文*

2005, 20(2): 173

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capsid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AcMNPV)能够抑制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Nucleopoly hedrovirus,HaSNPV)诱导的Tn Hi5 细胞凋亡,并能辅助HaSNPV在Tn Hi5细胞中复制,产生具有感染能力的子代病毒。瞬时表达实验证明,在Tn Hi5细胞中,p35具有明显抑制凋亡的能力,但是不能辅助HaSNPV在Tn Hi5细胞中的复制;进一步构建超表达p35 的重组病毒:vHap35,发现vHap35能够抑制Tn Hi5细胞凋亡,但是不能产生具有感染力的病毒粒子。电镜观察发现感染重组病毒的部分细胞中存在单粒包埋的病毒粒子(ODV)。

小麦黄花叶病毒低分子量RNA1的鉴定

杨军, 张卫华, 尚巧霞, 翟亚峰, 韩成贵, 李大伟, 于嘉林

2005, 20(2): 179

利用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 WYMV)潢川分离物连续继代机械接种感病小麦品种鄂恩1号,经继代接种12 代以上的小麦症状明显加重, Northern blot 检测发现一条明显的低分子量病毒RNA1(LMW RNA1),并在随后至26代的继代接种发病材料中稳定存在,但在利用同样病叶提纯的病毒粒子内检测不到LMW RNA1,表明其不能被包装到病毒粒子内。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低分子量RNA1 由病毒RNA1 发生内部缺失而产生,从RNA1 5′端非编码区(第68nt)到CI基因编码区的3′端(第2448nt)共缺失2380 个核苷酸,在缺失区域两端的结合位点存在六个碱基的正向重复序列CGTCTC。据此对此低分子量RNA1 的缺失机制进行了讨论,认为由一种模板转换机制导致了缺失的发生。

金黄地鼠PrP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的研究

宁章勇, 赵德明*, 杨建民, 崔亚利, 孟丽平, 吴长德, 秦秀慧, 马李颖

2005, 20(2): 184

金黄地鼠是研究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理想模型动物之一,我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技术,构建标准重组质粒制备标准曲线,对中枢神经系统的4个不同部位及外周6个组织提取总RNA,反转录后进行PrP基因表达的定量。结果发现,脑的四个检测部位都呈现高的表达量;在外周器官中,淋巴结的表达量和全脑相当,脾脏、心脏、肝脏和肺脏呈现中等程度的表达,肾脏的表达量最低。本研究的结果对于探讨朊蛋白的基本功能和不同组织在传染性海绵状病理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犬α干扰素基因的高效表达及其活性测定

王艳, 王海震, 曹瑞兵, 陈溥言*

2005, 20(2): 189

以伴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犬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 PCR的方法克隆扩增出犬α干扰素基因,将所扩增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BV220 并进行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与GenBank上所公布的犬α干扰素基因同源性为100%。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入宿主菌进行温敏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 PAGE分析,证明目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大小约为19kDa。将表达产物变性、复性、透析、纯化处理后加入犬肾细胞上,用水泡性口炎病毒攻毒,测出重组的CaIFN α具有较高的抗病毒作用,生物活性达到5.11×106 ∪/ ,重组蛋白质的含量约为13 /L。

Ad5-knob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及其活性检测

赵颜忠*, 陈玉祥, 文路, 刘霆, 朱晒红

2005, 20(2): 193

采用PCR技术, 从AdEasy 1质粒DNA中获得knob全长序列, 克隆入pGEM T vector中。DNA测序鉴定后, 构建pQE 30/knob重组表达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M15 pREP4),IPTG诱导表达腺病毒5 型纤维蛋白的knob功能域(Ad5 knob), SDS PAGE分析,表达产物主要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细菌裂解液上清之中。经Ni2+ NTA亲和层析一步分离纯化后,洗脱产物中Ad5 knob蛋白纯度超过95%。N 端氨基酸测序证实了纯化产物为Ad5 knob蛋白,细胞受体结合实验检测到所得蛋白能够与Hela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特异性结合。上述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中已经高效表达了可溶性Ad5 knob蛋白,一步即纯化该蛋白,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为其下阶段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
Brief Reports

鸡大肝大脾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检测

马玉玲, 杨德吉*, 陆承平

2005, 20(2): 197

鸡大肝大脾病(Big liver and spleen disease,BLS)是发生于商品代肉用产蛋母鸡的一种传染性疾病,1980 年最先在澳大利亚发现, 1988 年 Han dlinger[1]等对该病进行了描述。感染鸡直到性成熟后才出现临床症状,仅表现为精神沉郁、产蛋下降或达不到产蛋高峰。死亡率为 1%。...

套式RT-PCR方法检测临床样品中的猪流感病毒

祁贤, 陆承平, 王贵平, 宋长绪

2005, 20(2): 200

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 rus, SIV)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的特点,罹患流感的怀孕母猪还有并发流产的危险。猪流感已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危害。SIV属于正粘病毒科 A 型流感病毒属[1]。A型流感病毒可感染多种动物,一般认为,水禽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cDNA文库的构建及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唐勇, 陈焕春, 黄勤锋, 姚清侠, 赵武

2005, 20(2): 20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自 1987 年首次在美国发现以来[1],几年之内便席卷了北美洲和欧洲大陆[2],后蔓延至许多亚太国家和地区[3,4]。我国1995年首次暴发此病,该病在我国普遍存在,给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巨大障碍[5]。目前国内外尚无理想防疫疫苗。当前用于预防的猪繁殖与呼...

应用基因重组抗原诊断丙型肝炎研究

沈阳, 林矫矫, 李铭, 刘金明, 蔡幼民, 吴祥甫

2005, 20(2): 206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s C virus,HCV)感染者的血液中病毒含量极低,还没有适当的方法可以直接检测病毒。现在常用免疫学方法测定特异性抗体[1]或利用 PCR 技术检测病毒核酸。由于 HCV基因组变异高达33%,PCR检测易发生假阳性和假阴性。同时由于丙肝抗原高度的变异性[2],虽然目?..
Review

辛德毕斯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王力华, 梁国栋*

2005, 20(2): 209

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 SINV)属于披膜病毒科(Togaviridea)甲病毒属(Alphavirus),为甲病毒属的代表株。1952 年首次分离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辛德毕斯地区库蚊中,国际将首次分离的AR339株作为SINV的标准株。SINV可引起人类多种中毒反应包括发热、皮疹、关节炎甚至脑炎。...
39卷第1期 (2024年2月)

ISSN 1674-0769

EISSN 1995-820X

CN 42-1760/Q

主编: 石正丽

影响因子: 5.5*

*源于2022年JCR

Submit Manuscript
GALLERY
会议信息更多+
新闻更多+

Focused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