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08卷2期

|     

Review

植物病毒病的风轮状内含体

王卉, 阮义理

1993, 8(2): 119

在目前公认的34个植物病毒组中,有25个病毒组的病毒能在寄主植物中产生内含体。能否产生内含体及内含体的形态结构是病毒组的主要特征之一。植物病毒内含体最早由steere williams于1953年在感染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烟草叶片中观察到,呈晶板状(Crystalline plates)。以后人们渐渐认识到内含体与病毒病害密切相关,但从发现至今近40年内,对内含体的产生及其功能仍不很清楚。

植物呼肠孤病毒研究的最新进展

龚祖埙, 彭海

1993, 8(2): 125

植物呼肠孤病毒是一类形态复杂、具有多种病毒结构蛋白及片段化双链RNA基因组的病毒,一直受到病毒学家的注意。植物呼肠孤病毒对媒介昆虫的侵染不表现细胞病理

HEPES诱导增强HFRS病毒对Vero-E_6细胞的致细胞病变作用

聂子林, 俞永新

1993, 8(2): 132

本文报道了HEPES诱导增强HFRS病毒对Vero-E_6细胞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病毒悬浮接种E_6细胞,置37℃培养2—8天后在培养液中加适量HEPES,24小时内即见明显的细胞病变出现。细胞病变的特点是感染细胞相互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或网状结构,有时则出现泡沫样的空泡结构。HEPES诱导增强的细胞病变能被特异抗HFRS病毒免疫血清和单克隆抗体等中和抑制。HEPES的这一特性对建立简便的HFRS病毒实验方法等具有较大的意义。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Ⅱ型登革病毒基因

王飞, 李刚, 郭日波, 柯伟民, 罗慧容, 疗育煌

1993, 8(2): 138

本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Ⅱ型登革病毒基因。所设计引物在E基因区,引物1位于碱基序列的1566—1586,引物2位于1437—1458。引物在黄病毒属中为Ⅱ型登革病毒特有,它是Ⅱ型各株保守区。反应产物为150bp,内含一个HindⅢ酶位点,酶切后有111bP和39bp两个片段。使用本法对一系列稀释的培养液进行检测,可检出少至5TCID_(50)的病毒RNA。此外还检测了10份经病毒分离与免疫萤光分型证实为Ⅱ型登革热病人的血清和14份疑似Ⅱ型登革热病人但病毒分离阴性的急性期血清。证明本法敏感性明显高于病毒分离。

用PCR技术检测活检组织和鼻咽上皮细胞内EB病毒基因

汪慧民, 陈军, 吴秋良, 简少文, 李满枝, 吴荫棠

1993, 8(2): 142

选用Epstin-Barr病毒(EBV)基因组内部重复序列1(IR1)片断作为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引物,用于检测了31例不同病例活检组织和4例新鲜鼻咽组织经体外培养6周以上的新生上皮细胞内EBV基因,其中检出EBVDNA:高分化鼻咽癌5/5,低分化鼻咽癌4/4,何杰金氏病5/5,非何杰金氏病0/2,头颈其他肿瘤1/6,鼻咽慢性炎症0/5,正常鼻咽组织0/4;新生上皮细胞DNA抽提物;低分化鼻咽癌2/2,炎症0/1,正常人胚鼻咽上皮0/1;携带EBV基因组细胞系(Raji,B_(95-8)各1)2/2,致淋巴细胞转化之B_(95-8)病毒为10~(-4),PCR检测10~(-4)~10~(-6)均阳性,10~(-7)未检出。结果表明EBV与鼻咽癌与何杰金氏病有关,常规石蜡包埋切片仅8μm×0.1mm~2,贮存时间至三年仍可用于PCR检测EBV DNA,证实PCR是一种快速、灵敏和特异测捡EBV基因组的方法,可作为肿瘤和疚病病毒病因回顾性调直研究的有力手段。

大蒜中抗人巨细胞病毒成份的筛选

孟月生, 陆道培, 郭乃榄, 张礼壁, 周桂珍

1993, 8(2): 147

临床试用大蒜制剂预防和治疗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取得了明显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用细胞病变(CPE)抑制试验和空斑抑制试验,对大蒜中的抗人巨细胞病毒成份进行了初步筛选和比较,证实新鲜大蒜中存在多种抗该病毒的有效成份,其中至少包括大蒜新素(二丙烯三硫)和Ajoene类似物。

红茶、青茶、黑茶抗人轮状病毒的实验研究

张国营, 何丽娜, 李彦勇, 吴亦伦, 孙玉萍

1993, 8(2): 151

采用病变抑制法在细胞培养上测定了红茶、青茶、黑茶对人轮状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红茶和青茶茶汤(2克茶叶用25ml沸水浸泡)在1:1000的稀释浓度时,可以完全抑制病毒,而黑茶茶汤在1:100时才能完全抑制病毒。试验结果还表明,茶汤在高浓度时具有细胞毒作用。

用PCR突变技术克隆艾滋病病毒蛋白酶基因

闰小君, 苏成芝, 吉昌华

1993, 8(2): 154

作者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用于PCR技术的突变引物HIV-1 Pr1和HIV-1Pr2,分别在两引物中设计了两个突变点,使突变后基因含有EcoRI、HindⅢ和TAA序列,便于HIV-1 Pr基因的定向克隆和表达。用HIV-1 Pr1和HIV-1 Pr2作引物,采用PCR方法从HIV-1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一个360bp长的DNA片段,用EcoRI和HindⅢ双酶切法将此片段定向克隆入pUC19质粒,将克隆基因插入M13mp18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的读框完全正确,从而为HIV-1 Pr基因的表达及抑制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斜纹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其核酸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分析

汤显春, 梁世平, 孙富林

1993, 8(2): 158

本文描述了从自然罹死的斜纹刺蛾(Oxyplax orhracea(moore))幼虫中分离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用快速简便方法提取核酸,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HindⅢ酶解,获得该病毒核酸的酶解带谱。以λDNA的EcoRⅠ酸解片段在凝胶中的迁移率与相应DNA片段分子量的对数值做标准曲线求得其平均分子量为102.09×10~6道尔顿,即为147.77kb。

番木瓜环斑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

陈枝楠, 郑冠标, 林孔勋, 范怀忠, 张春霞, 田波

1993, 8(2): 164

本研究在37℃条件下,以硝酸纤维素滤膜(NCM)为载体:3%酪蛋白为封闭剂、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A蛋白为酶标结合物(SPA-HRP)和以稀释100倍兔抗PRV-Ys的IgG为其工作浓度,成功地建立了检测PRV的间接Dot-ELISA。其检测灵敏度达到了较满意的ng水平。同时,本研究以PRV-Ys株系RNA作模板、oligo(dT)~(12-18)作引物、pUC19作cDNA克隆载体和以E.coli JM107作受体,采用缺口翻译(Nick Translation)方法成功地制备了pYs6 cDNA分子探针(插入片段约300bp)。其检测PRV-RNA的灵敏度达到了较理想的pg水平。

禾谷缢蚜对小麦黄矮病传播能力变异的研究

张泰风, 赵玉侠, 杨英, 朱象三

1993, 8(2): 170

测试结果禾谷缢蚜对小麦黄矮病(BYDV)传播能力显著提高。由此可使该病由北方干旱,半干旱的中、低产麦区往水地高产麦区,甚至南方麦区扩展曼延。已于1988、1989年秋季导致陕西关中西部水地,1989年春季导致南方麦区四川荣县小麦黄矮病发生流行。

中国大陆水稻黄矮病与台湾省水稻暂黄病的血清学鉴定

高东明, 秦文胜, 李爱民, 陈声祥

1993, 8(2): 177

以前的文献报道我国大陆水稻黄矮病和台湾省的水稻暂黄病的病状、传毒介体和病毒形状均相似或相同,被认为是同一病害,但没有做过血清学反应的鉴定比较。本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双抗体夹心法(PAS-ELISA),对上述两病原的抗血清与黄矮病株提取液和带毒黑尾叶蝉研磨液进行了琼脂双扩散和酶联免疫反应的比较研究。黄矮病毒提取液与暂黄病毒抗血清的琼脂双扩散产生清晰的沉淀带,在ELISA试验中均为典型的阳性反应;黄矮病毒抗血清和暂黄病毒抗血清对生物测定虫的同一头黑尾叶蝉研磨液的测定结果,阳性虫附合率98%,病原田捕捉虫的符合率为100%。根据以上结果可以认为两种抗血清同源,即中国大陆水稻黄矮病与台湾省水稻暂黄病为同一病害。

小麦土传病毒在感病小麦细胞中的分布及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RNA组分

陈剑平

1993, 8(2): 181

四川雅安、陕西长安的土传小麦病毒病由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SSMV)引起,而浙江安吉、新昌、江苏宜兴的病害则由WSSMV和土传小麦花叶病毒(SBWMV)所致。WSSMV和SBWMV可以同时复合侵染同一株小麦,但在病细胞中二者彼此独立分布。我国WSSMV RNA有2个基因组,分子量分别为2.6×10~6和1.5×10~6,与日本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一致。

草鱼出血病病毒基因组体内转录的研究

张保焰, 柯丽华

1993, 8(2): 185

本文采用α-[~(32)p]ATP标记物在鱼肾细胞系(CIK)系统中,对草鱼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GCHV)基因组进行了体内转录的研究。通过放线菌素D抑制宿主细胞基因组的转录活动,从感染病毒细胞中分离出病毒的mRNA,分别采用液相杂交和Nortbern blot方法检查病毒mRNA的转录情况。试验结果表明,GCHV含有内源性转录酶,其基因组的转录活动是在病毒感染细胞后4小时开始,由早期基因所转录,8—10小时获得晚期基因的转录产物。这些mRNA的大小、数目大体上与病毒基因组一致。

卵磷脂促进小菜蛾颗粒体病毒感染的研究

孟小林, 侯小辉, 夏军, 张文军, 梁东瑞

1993, 8(2): 189

采用有机溶剂从鸡蛋中提取卵磷脂,与小菜蛾颗粒体病毒混合添食感染2—3龄小菜蛾幼虫,所得数据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得到三组死亡率与时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y=18.1x-59.8(GV对照)、y=27.23x-99.85(GV+30mg卵磷脂/ml)、y=13.6x-18(GV+70mg卵磷脂/ml)。GV+70mg卵磷脂/ml与GV对照组比较,感染性提高了17%,LT(50)提前了1.066天。结果表明,卵磷脂对小菜蛾颗粒体病毒感染具有促进作用。

宁夏甜菜丛根病的研究

薛翠峰, 白生海, 张蓉, 周履谦, 赵林

1993, 8(2): 193

发生在宁夏甜菜上的一种病毒病的病株叶丛主要表现为黄化、焦桔和叶脉黄化坏死。从其分离的病毒粒子呈杆状,宽约20nm,长度为65—110nm、270—300nm和390—420nm,能侵染甜菜、菠菜、昆诺阿藜、苋色藜、番杏,与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综上所述,认为该病害是由BNYVV引起的。

应用病毒感染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和抗体

张天明, 胡珍姣, 文莉, 杨占秋, 肖红, 向近敏

1993, 8(2): 196

应用病毒感染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VIC-ELISA)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感染性滴度比双抗体间接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分别敏感10倍和100倍。VIC-ELISA检测兔抗HFRSV抗体的滴度比双抗体间接夹心ELISA和IFA分别敏感1.6倍和8倍。VIC-ELISA能敏感、快速、有效地检测HFRSV抗原和抗体
39卷第1期 (2024年2月)

ISSN 1674-0769

EISSN 1995-820X

CN 42-1760/Q

主编: 石正丽

影响因子: 5.5*

*源于2022年JCR

Submit Manuscript
GALLERY
会议信息更多+
新闻更多+

Focused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