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9卷3期

Foot-and-mouth disease (FMD) is a highly contagious disease caused by the FMD virus (FMDV). Although the cell receptor for FMDV has been identified, the specific mechanism of FMDV internalization after infection remains unknown. In this issue, Zhang et al. demonstrate that kinesin family member 5B (KIF5B)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FMDV internalization. KIF5B directly interacts with VP1 to facilitate FMDV internalization by regulating clathrin uncoating. Further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KIF5B also facilitates the transport of viral particles to early and late endosomes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FMDV infection. The cover image depicts FMDV (red) ‘hijacking’ host cell protein KIF5B (yellow) to invade the host cell and is then transported by KIF5B to the endosomes for uncoating, releasing RNA for reproduction. Subsequently, FMDV wrests cell resources (blue) within the host cell to complete its own replication, assembly, and release processes, thus completing its life cycle (Kindly provided by Dr. Wei Zhang and Prof. Haixue Zheng). See page 378-389 for details.

|     

News and Views

联合删除多功能MGF505-7R和H240R基因产生的非洲猪瘟减毒活疫苗候选株安全有效

翁长江, 黄丽, 叶光强

2024, 39(3): 355 doi: 10.1016/j.virs.2024.04.007

收稿日期: 2023-12-11 录用日期: 2024-04-11
[摘要] [PDF 638 KB] ScienceDirect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感染猪和野猪的烈性传染性疾病。ASF自 2018年传入我国以来,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多个研究证实 ASFV编码的毒力基因与其免疫调节功能密切相关,研究发现H240R和MGF505-7R为ASFV 编码的多功能基因,且与病毒的毒力密切相关的。进一步实验证明,ASFV-AMGF505-7RΔH240R 重组病毒免疫 SPF 猪成活率 100%,不排毒,无水平传播,且 ASFV-AMGF505-7R-ΔH240R 免疫 SPF 猪对同源强毒株 ASFV HU/18 毒株攻击提供完全保护。这一研究为非洲猪瘟减毒活疫苗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研究进程,也为全球非洲猪瘟防控提供了新的可能。
Research Articles

2021-2022年中国Clade 2.3.4.4b分支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演化动态和致病性差异分析

林思茹, 陈俊宏, 李珂, 柳洋, 付思源, 谢淑敏, 查爱敏, 信爱国, 韩心雨, 史玉婷, 徐玲玉, 廖明, 贾伟新

2024, 39(3): 358 doi: 10.1016/j.virs.2024.04.004

收稿日期: 2023-09-26 录用日期: 2024-04-18
[摘要] [PDF 2414 KB] ScienceDirectESM
当前, 新型H5N1、H5N6和H5N8禽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围广泛传播,并导致了大量鸟类感染和死亡。自 2020 年以来,禽流感病毒在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动频繁发生。为了深入了解新型 H5 亚型禽流感病毒(即 H5N1、H5N6 和 H5N8),我们利用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从中国分离的41株H5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和生物特性等分析。系统进化分析表明,41株 H5亚型 AIV 属于2.3.4.4b支系, 其中13株 H5N1禽流感病毒,19株 H5N6 禽流感病毒,9 株禽流感病毒。基于全球2.3.4.4b支系毒株的溯源分析表明,所有病毒的共同祖先均为H5N8病毒。但结合病毒的种群动态分析来看,新型H5N1和新型H5N6病毒的进化模式并非完全一致。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计算三种H5亚型毒株的进化速率和选择压力位点,发现H5N1在2021-2022年的进化率较高,在2015-2022年受到正向选择压力的位点较多,因此在传播方面可能具有竞争优势。新型H5N1和H5N6的抗原谱表现出显著差异。血凝抑制试验表明,某些甲型H5N1病毒在抗原性上可能与现有的H5N6和H5N8株不同。哺乳动物试验表明,H5N8病毒(21GD001_H5N8)对小鼠的致病性最高,其次是H5N1病毒(B1557_H5N1),然后是H5N6病毒(220086_H5N6),这表明 H5 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宿主中的毒力特征各不相同。基于以上结果,我们认为 A型H5N1禽流感病毒在未来流行的风险较高。综上所述,这些发现揭示了 2.3.4.4b支系中新型H5禽流感病毒不同的进化历史和生物学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新型H5禽流感病毒,从而设计出更有效的防控策略。

基于血清流行的巴基斯坦健康人群感染虫媒病毒的风险

陈声耀, Muhammad Saqib, Hafiz sajid Khan, 白源, Usman Ali Ashfaq, Muhammad Khalid Mansoor, 阿布力米提·莫明, 刘静, 周敏, Saifullah Khan Niazi, 吴巧丽, Awais-Ur-Rahman Sial, 唐霜, Muhammad Hassan Sarfraz, Aneela Javed, Sumreen Hayat, Mohsin Khurshid, Iahtasham Khan, Muhammad Ammar Athar, Zeeshan Taj, 张波, 邓菲, Ali Zohaib, 沈姝

2024, 39(3): 369 doi: 10.1016/j.virs.2024.04.001

收稿日期: 2023-11-19 录用日期: 2024-04-01
[摘要] [PDF 2172 KB] ScienceDirectESM
虫媒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巴基斯坦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关于虫媒病毒的数据流行率和导致威胁的研究是有限的。本研究基于新建立的荧光素酶免疫沉淀系统(LIPS)调查了巴基斯坦健康人群中虫媒病毒的血清流行率,包括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Tamdy virus(TAMV)和karshi virus(KSIV),以及寨卡病毒(ZIKV)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然后从抗体阳性样品中进一步检测对这些虫媒病毒的中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巴基斯坦健康人群中SFTSV、CCHFV、TAMV、KSIV和ZIKV的血清流行率分别为17.37%、7.58%、4.41%、1.10%和6.48%,对SFTSV、CCHFV和ZIKV的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79%、2.62%、0.69%;此外,在SFTSV抗体阳性血清中还检测到对SFTSV相关的Guertu病毒的中和活性,比率为0.83%。研究结果还证明了存在同一个体对多种虫媒病毒血清暴露的现象,发现37人具有多种病毒的抗体,其中13人表现出中和活性,提示巴基斯坦多种虫媒病毒的溢出风险具有复杂性。分析了与暴露发生率和抗体反应水平相关的风险因素,男性、年龄≤40岁的个体以及户外工作者暴露于虫媒病毒的风险相对高。本研究揭示了巴基斯坦人群对多种虫媒病毒感染暴露的风险,提示巴基斯坦虫媒病毒流行的复杂性,有必要扩大虫媒病毒流行调查的地区和人群,为改善巴基斯坦健康监测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KIF5B介导FMDV内化促进病毒复制

张伟, 杨帆, 杨洋, 曹伟军, 邵文华, 王家丽, 黄梦瑶, 陈志彤, 赵晓义, 李伟伟, 朱紫祥, 郑海学

2024, 39(3): 378 doi: 10.1016/j.virs.2024.03.005

收稿日期: 2023-09-21 录用日期: 2024-03-13
[摘要] [PDF 3976 KB] ScienceDirectESM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疾病。尽管FMDV的细胞受体已经被鉴定,但感染后FMDV内化的具体机制仍然未知。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驱动蛋白家族成员5B(KIF5B)在FMDV内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FMDV感染细胞中,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和共定位技术证实了KIF5B与FMDV结构蛋白VP1存在相互作用。特别是,KIF5B的stalk(氨基酸413-678)结构域对于KIF5B-VP1的相互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过表达KIF5B显著增强FMDV复制,敲除或敲低KIF5B抑制FMDV复制。我们还证明了KIF5B通过调节网格蛋白脱衣壳促进FMDV内化。在感染的早期阶段,KIF5B还促进病毒粒子向早期和晚期核内体转运。研究结果表明,KIF5B通过调节网格蛋白脱衣壳和细胞内病毒粒子转运促进FMDV内化。本研究可能为开发口蹄疫抗病毒药物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CK8+细胞在介导新冠肺炎患者肺泡损伤-重建中的关键作用

李玉凤, 胡恒睿, 刘佳, 马龙达, 汪习, 刘良, 刘茜, 任亮, 李江, 邓菲, 胡志红, 周亦武, 王曼丽

2024, 39(3): 390 doi: 10.1016/j.virs.2024.03.007

收稿日期: 2023-12-01 录用日期: 2024-03-18
[摘要] [PDF 8528 KB] ScienceDirectESM
SARS-CoV-2感染和再次感染的高风险以及急性感染后肺部后遗症的发生,提示了解SARS-CoV-2感染后肺部损伤及修复机制的重要性。为了对SARS-CoV-2感染引起的肺部损伤修复机制进行探究,我们对新冠肺炎患者和SARS-CoV-2感染的动物模型进行了肺部病理的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9名新冠肺炎死亡患者和1名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肺部,表达CK8标志物的损伤相关瞬时祖细胞(DATP)显著增生。对CK8+DATP细胞可能的来源进行探究,结果显示CK8+DATP细胞来源于支气管CK5+基底细胞。然而在死亡和康复患者中,CK8+DATP细胞表现出向I型肺泡上皮细胞(AT I)分化的不同细胞命运,康复患者肺部CK8+DATP细胞可成功分化为AT I细胞,但是在死亡患者肺部CK8+DATP细胞几乎不能分化为AT I细胞。通过使用模拟轻度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损伤重塑动态过程的自限性地鼠感染模型,发现CK8+DATP细胞的积累和消退与疾病进程密切相关。我们也对两名在2022年底/2023年初死于Omicron株的感染患者肺部进行了病理分析,死者肺部病理仅表现出轻微的病理损伤,且没有CK8+DATP细胞增生。结果明确了肺细胞重塑途径,并表明CK8+DATP细胞在介导肺泡重塑中发挥主要作用,提示CK8+DATP细胞是作为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在应用。

伪狂犬病病毒操纵线粒体色氨酰-tRNA合成酶2促进病毒复制

李秀青, 蔡梦攀, 王铭洋, 史博文, 杨国宇, 王江, 褚贝贝, 明胜利

2024, 39(3): 403 doi: 10.1016/j.virs.2024.04.003

收稿日期: 2023-10-10 录用日期: 2024-04-11
[摘要] [PDF 2990 KB] ScienceDirectESM
伪狂犬病病毒(PRV)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其感染导致奥杰斯基病,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影响。色氨酰-tRNA合成酶2 (WARS2)是一种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线粒体蛋白,以其广泛的表达和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被认识。我们的研究发现,在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中,PRV感染后WARS2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有所增加。通过RNA干扰抑制PK-15细胞中WARS2的表达导致PRV感染率降低,而增强WARS2表达则导致感染率上升。此外,发现WARS2对PRV的反应依赖于cGAS/STING/TBK1/IRF3信号通路和干扰素α受体1,表明其受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调控。进一步分析揭示,降低WARS2水平阻碍了PRV促进蛋白质和脂质合成的能力。我们的研究提供了WARS2通过调控蛋白质和脂质水平来促进PRV感染的新证据,为开发预防和治疗PRV感染的新途径提供了新思路。

COVID-19患者和SARS-CoV-2小鼠模型中病毒附属蛋白体液免疫反应特征分析

李玉明, 唐艳红, 王晓倩, 朱爱如, 刘冬冬, 何艺芸, 郭虎, 郑杰, 刘芯卓, 迟凤瑜, 王延群, 庄珍, 张昭勇, 刘冬兰, 陈钊, 李芳, 冉伟, 余快, 王东, 文李艳, 卓健芬, 张艳君, 席寅, 肇静娴, 赵金存, 孙静

2024, 39(3): 414 doi: 10.1016/j.virs.2024.04.005

收稿日期: 2023-11-05 录用日期: 2024-04-19
[摘要] [PDF 2495 KB] ScienceDirectESM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 2(SARS-CoV-2)是 COVID-19 的病原体,它可编码多个附属蛋白,这些蛋白在调节先天性免疫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们在病毒感染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在感染人和小鼠中的免疫原性了解并不充分。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荧光素酶免疫沉淀系统(LIPS)、免疫荧光检测(IFA)和免疫印迹(WB)等多种技术检测了 COVID-19 患者血清中的附属蛋白特异性抗体。通过LIPS方法,可以检测到针对蛋白3a、3b、7b、8和9c的特异性抗体,但IFA和WB方法只能检测到蛋白3a的抗体。在LIPS检测结果中,蛋白 3a 和 7b 的抗体只在 ICU 患者中检测到,这也许能作为预测疾病进展的一种标志物。此外,我们还对 SARS-CoV-2 感染细胞中附属蛋白的表达进行鉴定分析,并确定了蛋白 3a、6、7a、8 和 9b 的表达。我们还分析了它们在免疫小鼠体内诱导抗体的能力,发现只有蛋白 3a、6、7a、8、9b 和 9c 能够诱导产生可测量的抗体,但这些抗体缺乏病毒中和活性,且不能保护小鼠免受 SARS-CoV-2的感染。我们的研究结果验证了SARS-CoV-2附属蛋白的表达,并阐明了它们的体液免疫反应,为蛋白检测试验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将HiBiT整合到肠道病毒中:推进肠道病毒学研究的通用工具

喻锐, 李肖宏, 张鹏, 徐明昊, 赵纪曈, 闫静静, 邱趁丽, 束佳熠, 张硕, 康苗苗, 张晓燕, 徐建青, 章树业

2024, 39(3): 422 doi: 10.1016/j.virs.2024.03.004

收稿日期: 2023-11-22 录用日期: 2024-03-11
[摘要] [PDF 2883 KB] ScienceDirectESM
报道基因工程化的肠道病毒能够促进我们对肠道病毒生物学及其应用的理解,从而能够制定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策略。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最初尝试将NanoLuc 荧光素酶 (NLuc) 报告基因引入肠道病毒基因组中,但未能成功拯救可存活的后代。我们推测插入标签的大小可能是拯救病毒的决定因素。因此,我们将11个氨基酸的HiBiT标签插入到肠道病毒A71(EV-A71)、柯萨奇病毒A10(CVA10)、柯萨奇病毒A7(CVA7)、柯萨奇病毒A16(CVA16)的基因组中,即EV-A71-HiBiT, CVA16-HiBiT、CVA10-HiBiT、CVA7-HiBiT,观察到带有 HiBiT 标签的病毒表现出非常高的拯救效率。值得注意的是,HiBiT 标记的肠道病毒表现出与野生型病毒相当的特征。CVA16-NLuc 和 CVA16-HiBiT 重组病毒之间的直接比较表明,小分子量的 HiBiT 插入对病毒感染性和复制动力学的影响很小。此外,这些 HiBiT 标记的肠道病毒在不同细胞系中多次传代后表现出高度的遗传稳定性。带有HiBiT标签的病毒在抗病毒药物测定中得到了成功测试,并且病毒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受HiBiT标签的影响。最终,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证明 HiBiT 与肠道病毒的整合为推进肠道病毒病毒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通用、方便且重要的方法。此外,HiBiT 标记的肠道病毒在多种应用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包括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和病毒感染机制的阐明。

BSL-2下埃博拉病毒病替代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杨宛莹, 李武建, 周兀婕, 王申, 王玮琦, 王振山, 冯娜, 王铁成, 谢英, 赵永坤, 闫飞虎, 夏咸柱

2024, 39(3): 434 doi: 10.1016/j.virs.2024.03.010

收稿日期: 2023-11-17 录用日期: 2024-03-22
[摘要] [PDF 6985 KB] ScienceDirect
埃博拉病毒(EBOV)是丝状病毒科奥斯特博拉病毒属的一种病毒,可导致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NHPs)严重出血性疾病,病死率高达 90%。由于 EBOV 需要在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中进行处理,以及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针对EBOV的对策开发受到阻碍。因此,迫切需要方便易用的动物模型,以推广针对EBOV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本研究构建了表达埃博拉病毒糖蛋白的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VSV-EBOV/GP),并将其作为替代病毒,在金黄地鼠体内建立了致死性感染。感染 VSV-EBOV/GP 后,3 周大的雌性金黄地鼠表现出体重减轻、多器官衰竭、严重葡萄膜炎、高病毒载量等疾病征兆,并出现与人类 EBOV 患者相似的严重全身性疾病。所有动物均在感染后 2~3 天内死亡。组织病理学变化表明,VSV-EBOV/GP靶向肝细胞,这表明VSV-EBOV/GP的组织趋向性与野生型EBOV(WT EBOV)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VSV-EBOV/GP的致病性具有物种特异性、年龄相关性、性别相关性和感染途径依赖性。随后,使用该模型对马抗 EBOV 免疫球蛋白和亚单位疫苗进行了验证。总之,该替代模型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工具,可用于在 BSL-2 条件下对 EBOV 的医疗对策进行快速临床前评估,这将加快应对埃博拉病毒疾病的技术进步和突破。

一种可用于体内外抗病毒筛选的优化高通量SARS-CoV-2双报告基因反式互补系统

李颖健, 谭雪, 邓积凯, 刘雪梅, 刘乾运, 张贞, 黄晓雅, 沈超, 徐可, 周立, 陈宇

2024, 39(3): 447 doi: 10.1016/j.virs.2024.03.009

收稿日期: 2023-12-04 录用日期: 2024-03-21
[摘要] [PDF 5827 KB] ScienceDirectESM
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造成了全球新冠疫情,目前涉及SARS-CoV-2的操作需要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III)进行,严重阻碍了对SARS-CoV-2的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一种GFP-HiBiT双报告基因的SARS-CoV-2 DN反式互补复制子递送颗粒(RDP)系统,双报告基因和反式互补细胞在优化后其稳定性得到了提升,同时双报告基因在抗病毒药物筛选和评价上具有易检测和高通量的优势。通过慢病毒载体将N基因递送到K18-hACE2 KI小鼠体内表达,我们成功构建了一种支持RDP感染的小鼠模型。RDP能够模拟SARS-CoV-2的感染和复制,在体内和体外的抗病毒药物评估中表现出和SARS-CoV-2活病毒接近的结果。综上所述,RDP及其动物感染模型可以作为一种研究SARS-CoV-2以及抗病毒药物评估的平台。

勐腊病毒迷你基因组的开发及其聚合酶复合物与其他丝状病毒的比较

谢诗哲, 姚珂, 李贝, 彭诚, 杨兴娄, 石正丽

2024, 39(3): 459 doi: 10.1016/j.virs.2024.03.011

收稿日期: 2023-12-06 录用日期: 2024-03-25
[摘要] [PDF 2845 KB] ScienceDirect
埃博拉病毒(EBOV)和马尔堡病毒(MARV)是丝状病毒科的成员,具有高致病性,可引起出血热,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蝙蝠被认为是这些病毒的宿主。由于丝状病毒活病毒研究需要在BSL-4实验室展开,因此,本研究利用假病毒和迷你基因组系统,在BSL-2实验室展开对蝙蝠丝状病毒的特性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RACE技术获得了MLAV的3’前导序列和5’拖尾序列,并构建了一个迷你基因组体系。与MARV类似,MLAV小基因组的转录活性不依赖VP30。我们进一步评估了5‘末端碱基对MLAV迷你基因组活性的影响,并确定了某些降低小基因组报告基因活性的突变,推测可能是由于RNA二级结构的改变。比较MLAV迷你基因组与MARV和EBOV的3’前导序列和5’拖尾序列重组后的报告活性,发现前导和拖尾序列表现出固有的特异性。同时,我们验证了瑞德西韦可以有效地抑制MLAV和EBOV的复制。此外,我们研究了EBOV和MARV的聚合酶复合物是否支持MLAV迷你基因组RNA合成,并进一步证实同源系统比异源系统更有效。总之,这项研究提供了关于蝙蝠丝状病毒的新信息,迷你基因组可以成为高通量抗病毒药物筛选的有用工具。

非洲猪瘟病毒p11.5蛋白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尹丹, 石彬, 耿仁浩, 刘英楠, 龚浪, 邵红霞, 钱琨, 陈鸿军, 秦爱建

2024, 39(3): 469 doi: 10.1016/j.virs.2024.05.007

收稿日期: 2023-11-29 录用日期: 2024-05-17
[摘要] [PDF 2103 KB] ScienceDirectESM
病毒复制依赖于蛋白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就非洲猪瘟病毒而言,目前仅有少数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被鉴定。因此,本研究利用免疫共沉淀和液相色谱-质谱技术证明非洲猪瘟病毒 p72 蛋白与A137R基因编码的 p11.5 蛋白之间存在互作关系。研究发现,p72 蛋白的1-216位氨基酸与 p11.5 蛋白的1-68位氨基酸是两者互作的关键结构域。为了进一步评估p11.5蛋白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本研究构建了一种缺失A137R基因的重组病毒(ASFVGZΔA137R),与亲本病毒ASFVGZ相比,ASFVGZΔA137R的病毒滴度显著降低,但ASFVGZΔA137R感染细胞后子代病毒中的基因组拷贝数与病毒滴度的比值更高,据此推测感染ASFVGZΔA137R的细胞可能产生了大量非感染性的病毒颗粒。同时我们发现 p11.5 不影响病毒与细胞的结合和内吞作用。本研究首次证明了 p72 和 p11.5 之间的相互作用,加深了我们对病毒蛋白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提供了参考。

基于抗p72和CD2v蛋白纳米抗体建立2种检测猪血清中抗非洲猪瘟病毒抗体的cELISAs

朱家宏, 刘青源, 李柳亚, 张润宇, 畅悦婷, 赵加凯, 刘思雨, 赵芯钰, 陈旭, 孙亚妮, 赵钦

2024, 39(3): 478 doi: 10.1016/j.virs.2024.04.002

收稿日期: 2023-09-11 录用日期: 2024-04-01
[摘要] [PDF 3654 KB] ScienceDirectESM
非洲猪瘟病毒(ASFV)对全球养猪业构成巨大威胁。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或治疗药物对抗ASFV感染。快速诊断并消灭感染猪仍是控制病毒传播的主要手段。最近,中国报道了EP402R基因缺失(CD2v-deleted)的低毒力ASFV分离株,进一步增加了猪场ASFV感染的复杂性。此外,EP402R基因缺失ASFV株已被用作潜在的减毒活疫苗候选毒株。因此,开发能够区分野生型和EP402R基因缺失型ASFV感染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原核系统表达了重组ASFV p72和CD2v蛋白,并从免疫的双峰驼中,分别筛选出8株抗ASFV-p72和10株抗ASFV-CD2v纳米抗体。将这些纳米抗体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融合表达,选择ASFV-p72-Nb2-HRP和ASFV-CD2v-Nb22-HRP融合蛋白为竞争探针,建立了两种检测猪血清中抗ASFV抗体的竞争ELISA (cELISA)。两种cELISA具有高灵敏度、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与商用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分别为98.6%和97.6%。总之,这两种cELISA方法易于操作,成本低,生产过程简单。两种cELISA联合使用可区分野生型或CD2v缺失型ASFV感染,可在猪场ASFV感染的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DNA疫苗初免-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疫苗加强免疫小鼠诱导针对MERS-CoV的高水平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申秀丽, 王书晖, 郝彦玲, 付雨雨, 任莉, 李丹, 唐雯琪, 李静, 陈冉, 朱美玲, 王硕, 刘颖, 邵一鸣

2024, 39(3): 490 doi: 10.1016/j.virs.2024.05.005

收稿日期: 2023-11-04 录用日期: 2024-05-15
[摘要] [PDF 1120 KB] ScienceDirectESM
截至2022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实验室确诊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感染2603例,死亡935例,死亡率为36%。然而,目前还没有针对MERS-CoV的疫苗,这导致MERS-CoV的防控变得困难。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携带MERS-CoV刺突(S)蛋白的DNA载体和复制型痘苗病毒(VTT)载体两种候选疫苗。与单独使用任何一种疫苗进行同源免疫相比,DNA疫苗初免和VTT疫苗加强免疫的小鼠表现出更强和持久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小鼠产生了针对EMC2012、England1和KNIH三种MERS-CoV毒株的强效结合抗体和更广谱的中和抗体。Prime/Boost 免疫还诱导了强烈的MERS-S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这些特异性T细胞包含较高的记忆和多功能性(CD107a-IFN-γ-TNF-α)效应CD8+T细胞。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了DNA-Prime /VTT-Boost的免疫策略能够诱导针对MERS-CoV-S的强效且平衡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本研究不仅为MERS-CoV提供了有前景的候选疫苗,而且提出了值得进一步开发的异源序贯免疫策略。

钙调样蛋白5通过调节晚期内体合成和先天免疫反应促进PEDV复制

田文骏, 张修忠, 王警, 刘剑锋, 李复煌, 王晓佳

2024, 39(3): 501 doi: 10.1016/j.virs.2024.05.006

收稿日期: 2023-12-06 录用日期: 2024-05-15
[摘要] [PDF 3964 KB] ScienceDirectESM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在世界范围内仔猪的高死亡率有关。然而,参与PEDV复制的宿主因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不甚明了。我们前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显示,PEDV感染后,钙调样蛋白5 (Calmodulin-like 5, CALML5)的表达显著上调。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病毒感染后的2小时和12小时,CALML5呈双相增加。在PEDV感染仔猪肠道的早期和晚期,观察到相同的趋势。此外,CALML5的敲低减少了PEDV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病毒滴度一个数量级。后续研究表明,在PEDV感染早期,CALML5通过调控内体分选复合物(ESCRT)相关细胞蛋白的表达影响晚期内体生成。CALML5的敲低,抑制PEDV感染细胞中IFN-β和IL-6的产生,从而表明其参与负调节PEDV有诱导的先天免疫反应。本文的研究揭示了CALML5在病毒学领域的生物学功能,并为PEDV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Letters

由猫接触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中国北京一例病例报告

张烁, 冷昱, 张发雪, 付伯康, 吴炳征, 陈家浩, 崔宁, 赵宁, 刘玮, 黎浩

2024, 39(3): 513 doi: 10.1016/j.virs.2024.03.006

收稿日期: 2023-12-24 录用日期: 2024-03-14
[摘要] [PDF 794 KB] ScienceDirectESM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高病死率的蜱传病毒性出血热疾病,易发生在居住于农村、山区或者具有蜱虫暴露高风险的人群中。本研究报告了1例居住在北京市城乡结合区、无蜱虫叮咬史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患者曾被可能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猫挠伤。序列分析显示患者和猫携带的病毒S片段相似性为100%。进一步现场调查发现病人居住地周围的游离蜱和山羊寄生蜱均存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蜱虫携带病毒存在两种基因型,其中一种与患者、猫携带病毒相似。这些研究发现不仅提示北京市城乡结合地区可能存在多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基因型的流行,也警示应当注意经猫传人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潜在传播途径。

一种可用于EBOV靶向预防性疫苗评价的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小鼠致死模型

张宏庆, 张哲瑞, 邓成林, 袁志明, 张波

2024, 39(3): 516 doi: 10.1016/j.virs.2024.03.008

收稿日期: 2023-10-09 录用日期: 2024-03-18
[摘要] [PDF 1405 KB] ScienceDirectESM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具有高度致病性,能在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NHPs)中引发严重的埃博拉病毒病,并伴随着高死亡率。由于其极端的危险性,对EBOV的相关研究只能在生物安全级4级实验室(Biosafety level 4, BSL-4)中进行。此外,研究人员还需具备高超的实验技能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以确保研究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这些因素共同限制了EBOV研究的进展。因此,建立一种能用于评估EBOV疫苗候选株的替代动物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一种表面整合有EBOV糖蛋白(GP)的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VSV-EBOV) 已获批上市,作为减毒活疫苗,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VSV-EBOV感染的IFNα/β/γ R-/-小鼠致死模型。IFNα/β/γ R-/-小鼠对VSV-EBOV高度易感,感染后表现为高水平的病毒血症、广泛的病毒组织分布、明显的肝脾病变以及高致死性。最重要的是,通过两次腹腔接种EBOV VRPs(一种EBOV疫苗候选株),可诱导小鼠产生较为可观的中和抗体,并成功保护IFNα/β/γ R-/-小鼠免受VSV-EBOV的致死性感染。综上所述,基于VSV-EBOV感染的IFNα/β/γ R-/-小鼠可作为一种体内评价EBOV预防性疫苗的平台。

2023年初中国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特征

李萱萱, 董泽丰, 李佳明, 窦川然, 田德雨, 马正海, 刘文军, 高福, 毕玉海

2024, 39(3): 520 doi: 10.1016/j.virs.2024.05.003

收稿日期: 2023-10-25 录用日期: 2024-05-09
[摘要] [PDF 1801 KB] ScienceDirectESM
为探究新冠肺炎防控政策优化后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特征,本研究对我国2023年第一季度湖南省和江苏省采集的48株H1N1流感病毒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通过对H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和抗原位点分析,我们发现了新冠肺炎防控政策优化后流行的H1N1病毒与当时使用或下一年度推荐的疫苗株之间存在不匹配的现象,提示急需一个更加精确的疫苗更新计划。
39卷第4期 (2024年8月)

ISSN 1674-0769

EISSN 1995-820X

CN 42-1760/Q

主编: 石正丽

影响因子: 4.3*

*源于2023年JCR

Submit Manuscript
GALLERY
会议信息更多+
新闻更多+

Focused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