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03卷4期

|     

Review

分析艾滋病卡波济氏肉瘤活检组织中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样品中人巨噬细胞病毒转化的DNA序列(英文)

Leonard J.Rosenthal, Stephen M.Peters, Abdur Razzaque

1988, 3(4): 317

美国华盛顿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微生物系LeonardJ.Rosenthal教授,长期从事CMV,HSV,VSV的感染,复制,转化及其DNA序列等分子病毒学的研究。近来他开展AIDS的研究工作,特别是研究CMV,HSV对AIDS的发病关系,在美国颇有声誉。本文是作者通过人的卡波济氏肉瘤(KS)组织活俭及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核酸分子杂交,以研究HCMV在AID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持作者原意,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本文以原文发表。

乙型肝炎病毒ayw亚型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克隆与表达

齐义鹏, 黄永秀, 王兵, 林胜清

1988, 3(4): 328

将克隆的乙型肝炎病毒(HBV)ayw亚型基因组DNA插入到质粒pBR322的EcoRI位点,经DNA分子杂交和限制性酶切分析表明,阳性重组体含有HBVDNA,方向为5′末端近BamHI位点,在大肠杆细胞中,插入片段能表达HBcAg和HBeAg及微量的HBsAG。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补体C3.C4的检测及其动态观察

张天明, 向近敏

1988, 3(4): 333

对96例EHF患者血清补体C3、c4的检测及动态观察结果表明:EHF患者补体C3、C4均值都高于正常人,其中以C4增高较明显。根据EHF患者血清中补体含量的不同,可分为C3水平低下组,C3或C4水平增高组,C3或C4水平正常组。EHF患者补体水平的变化是极为复杂的,既存在有补体水平的下降,又存在有补体水平的升高。本文对此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进一步研究

欧阳学农, 赵允祺, 倪大石, 沈宏开

1988, 3(4): 339

本文对流行性出血热研究中传统采用的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了较大改进。首次用吐温80-乙醚法制备滴度较高的血凝素;以鸽红细胞代替了常用的鹅血球;采用冻存的血球替代了新鲜红细胞。

α.γ干扰素在HSV-Ⅱ持续感染中的抑毒效应

姚堃, 周瑶玺, 吴筱玲, 周峰, 程宝庚, 唐竹萍

1988, 3(4): 343

用HSV-Ⅱ感染K562细胞系,以后连续传代,培养上清液传至2—3代检测不出感染力,4代以后感染力在10~3TCD_(50)。连传至12代共74天,不仅在K562细胞上建立了HSV-Ⅱ的持续感染模型,而且观察到α.γ干扰素和IL_2粗制品对这种持续感染的抑制效应。通过上清液感染力检测,电镜观察、死活细胞计数、病毒包涵体检出,初步得到如下结论:大剂量α.γ干扰素可完全抑制持续感染的建立,不产生有感染性病毒颗粒。而IL_2的粗制品能减低K562的感染力。但不能完全抑制病毒复制。

11株核型多角体病毒的裂解气相色谱分析

朱湘民, 汤显春

1988, 3(4): 347

本文介绍了茶毛虫、蓖麻蚕,棉铃虫、斜纹夜蛾、黑点银纹夜蛾以及美国白蛾等6种昆虫的11株核型多角体病毒裂解色谱图的绘制方法。通过指纹图的分析,可明显地鉴别(区分)相同亚群的不同毒株。11株核型多角体病毒既有峰群的特异性,亦有峰高比值的特异性。指纹图分析结果表明,它们是各不相同的毒株,证明了裂解气相色谱法分析鉴定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可行性。

A蛋白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二种西瓜花叶病毒病(WMV-2和CMV)的研究

陈永萱, 薛宝娣, 刘风权

1988, 3(4): 357

本文用一种改进了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PAS-ELISA)对二种西瓜上的病毒(WMV-2和CMV)进行检测。结果证明,利用A蛋白顶包被和酶联A蛋白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长叶车前花叶病毒上海分离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特性——Ⅰ单克隆抗体制备、亚类测定及免疫沉淀反应

涂正金, 于善谦, 张若平, 王鸣歧

1988, 3(4): 364

采用杂交瘤技术,以长叶车前花叶病毒上海分离株(RMVsh)为扎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脏细胞与骨髓瘤SP2/O细胞融合,经筛选克隆,共获得1H2、7H1、10H1、11H2、12H3、17H6、29H17株分泌RMVsh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以双抗夹心ELISA方法测定亚类;1H2属IgG_3,7H1属IgG_(2b),其余均为IgC_1。7个杂交瘤植入鼠体内均产生腹水。在免疫双扩散反应中1H2、12H3能与RMVsh产生免疫沉淀线,而其余5个单克隆抗体均不能与RMVsh产生沉淀线。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病毒病害的诊断鉴定,也可用于进一步分析病毒的抗原特性。

一种有效的分离制备柑桔裂皮病类病毒的方法

马修理, 熊学德, 熊克勇, 谭惠青, 周咏芝

1988, 3(4): 370

类病毒分子量小,在寄主体内含量低,不易提纯。一般提纯方法需经过酚抽提,去糖、透析、氯化锂处理、DNase消化和纤维素层析,由于步骤复杂,所以回收率较低,同时所得样品纯度不高,难以满足各种需要。本文报道一种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EV)的分离制备方法,采用苯酚-氯仿抽提核酸,核酸经LiCl处理后,进行纤维素(CF-11)层析,然后经PAGE纯化CEV。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所使用的设备简单,纯化CEV效果好等优点,是柑桔裂皮病类病毒早期诊断,序列分析,分子克隆和防治等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长叶车前花叶病毒上海分离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特性——Ⅱ单克隆抗体免疫反应方法及在株系鉴别上的应用

涂正金, 于善谦

1988, 3(4): 376

采用两种不同的ELISA方法比较了长叶车前花叶病毒上海分离株(RMVsh)7种单克隆抗体对完整病毒及其外壳蛋白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的单克隆抗体在两种ELISA方法中的反应特性各异。这可能由于ELISA方法对抗原结构的影响而导致抗原抗体结合的不同。比较烟草花叶病毒群的7个分离株对RMVsh单克隆抗体和兔多克隆抗体的反应。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能与属于RMV的3个分离株起反应,并能将它们区分开来,与属于TMV的4个分离株均无反应。而兔多克隆抗体与这7个分离株均有较强的反应,但难以区分各株系。表明单克隆抗体在株系鉴别上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大肠埃希氏菌诊断噬菌体受体位置的测定

何晓青, 黄海青, 孙吉昌

1988, 3(4): 382

本文报道用静止期细菌吸附噬菌体速率常数测定(ARC),和细胞壁脂多糖(LPS)使50%噬菌体失活量测定(PhI_(50))的结果,以试图分析讨论存在于大肠埃希氏菌细胞壁上的噬菌体受体位置和数量。志贺氏菌噬菌体Sh的受体位置也一并于此进行试验和讨论。经试验可被噬菌体E-4(φ369)裂解的菌株9株,ARC试验K值为198~515,其中3株提取LPS测定PhI_(50)为<0.125-0.5μg/ml,证明这些细菌细胞壁上有大量E-4噬菌体的受体,而且这种受体就定位在LPS上。被噬菌体E-1(φ484)和Sh(φ62)裂解的许多R菌株,ARC试验获得很高的K值,但提取的LPS不能使这两株噬菌体失活,说明这些细菌细胞壁上虽有大量的相应受体,但受体位置不在LPS上,很可能在脂蛋白上,尚待实验证明。试验结果进一步推论两株噬菌体的受体是不相同的。被噬菌体E-2(φ466)裂解的菌株,ARC试验K值不超过100,说明在细菌细胞壁上相应受体数目较少,或噬菌体尾丝末端与受体的亲和力较低。单独的LPS不能作为噬菌体的受体,但O抗原的存在似乎对噬菌体的吸附有协同作用。噬菌体E-3(φ451)ARC试验K值很低,每个细菌细胞壁上的受...

猪脾细胞干扰素的制备及其某些特性

刘虹, 杨学楼

1988, 3(4): 389

本文报导了猪脾细胞在新城疫病毒-F株(NDV-F)诱生下,能产生抗病毒物质。此物质具有对胰旦白酶敏感,不能通过透析膜等干扰素性质。粗制猪脾细胞干扰素(PSIFN)在乳猪肾原代细胞上的平均效价为1.3×10~5U/ml。用猪干扰素预处理细胞,再加诱生剂,可提高PSIFN产量。PSIFN对酸(pH2.5),加热(56℃),表面活性剂(0.1%SDS)处理均敏感。比较了PSIFN在几种异种细胞上的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在人胚肺细胞上其效价为2.24×10~6u/ml,这比在猪肾细胞上测得的效价高十几倍。在兔肾和小鼠细胞上效价分别为3.2×10~3u/ml和1.15×10~3u/ml。上述结果表明猪脾脏可作为生产高效价外源性干扰素的良好细胞来源。

建立核酸杂交法检查婴儿与肾移殖病人尿标本人巨细胞病毒DNA序列

李景赞, 柳元元

1988, 3(4): 395

人巨细胞病毒(简称HCMV)感染能引起新生儿和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后的疾病,例如在美国大约有1%的婴儿因HCMV的先天性感染导致丧失听力或影响智力的发育。除此之外,器官移殖病人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引起潜伏感染的HCMV的增殖,并导致术后长期发热,甚至引起肺炎,或者术后移殖器官的排斥。目前常用的诊断...

应用离子交换捕捉电镜技术对几种动物类冠病毒形态的观察

李成

1988, 3(4): 397

我们应用离子交换捕捉电镜技术对貉子、猪、牛的腹泻粪便作了观察,发现了形态学上与资料所描述的马、牛、猫和人的类冠病毒相同的病毒。离子交换捕捉电镜技术,是用磷酸氢钙(CaHPO_4)通过静电引力将悬浮样品中的蛋白颗粒吸附下来,再用溶解剂将CaHPO_4溶解,使蛋白颗粒游离出来。其具体方法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一、试剂的制备,(一)CaHPO_4的制备,将O.3mol/L氯化钙(11.1gCaCI_2?H_2O溶解在200ml蒸馏水)和O.3tool/L磷酸氢二钠)14.2gNa_2HPO_4溶解在200ml...

弹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孙伟, 龚祖埙

1988, 3(4): 400

弹状病毒包含一大批寄主范围不同的病毒成员,它们可分别侵染哺乳动物、鱼类、昆虫和植物(表1)。除了共同的形态之外,这些病毒还有很多更重要的共性。弹状病毒...
39卷第1期 (2024年2月)

ISSN 1674-0769

EISSN 1995-820X

CN 42-1760/Q

主编: 石正丽

影响因子: 5.5*

*源于2022年JCR

Submit Manuscript
GALLERY
会议信息更多+
新闻更多+

Focused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