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卷1期

|     

Review

评价艾滋病治疗药物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蒋岩

1997, 12(1): 1

理想的动物模型,特别是小动物模型,对于发展和评价艾滋病的治疗药物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有关艾滋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仅就评价艾滋病治疗药物中常用的鼠模型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大动物模型研究的进展请参考有关文献[-]。l鼠白血病病毒模型?..

对虾病毒病害的研究进展

高玮, 张立人

1997, 12(1): 8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其病害亦日趋突出。对虾病原的研究,特别是病毒性病原的研究,是当前我国发展对虾养殖业的重要课题,它对虾病的防治与检测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此,我们对近十多年来已发表的有关对虾病毒方面研究的论文和资料作一概述,希望能对同行的研究工作...

具有生物安全性的杆状病毒杀虫剂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胡志红, JustM.Vlak

1997, 12(1): 14

杆状病毒作为杀虫剂在世界各地已被广范应用.但与化学农药相比,杆状病毒具有杀虫速度慢,对高龄害虫需用量大,杀虫谱窄等缺点.随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从80年代末期起,科学家开始尝试对杆状病毒的遗传性状进行各种分子生物学改造,以获得更优良的病毒虫剂。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进展,同时重组病毒的安全性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因此.研制既有优良杀虫性能,又有生物安全性的重组病毒.已成为当今病毒杀虫剂的发展方向。本文及时地总结了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研究的历史,从提高病毒杀虫速度、增强病毒杀虫毒性、以及病毒宿主特异性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并对重组病毒的安全性进行科学地分析。重点阐述了新时期研制具有生物安全性的重组病毒的各项基因工程策略,如对重组病毒进行混合包装、前包装:或生产缺陷型的重组病毒(p10基因,p74基因.egt基因,pp34基因的缺失)等。这些措施将把重组病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理想的重组病毒杀虫剂应具有杀虫快、杀虫谱广、不危害其它生物、在环境中滞留时间短等特点。

PCR法检测外环境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基因的研究

赵文彬, 吴桃林, 李家富, 方肇寅, 王秋红, 章菁

1997, 12(1): 26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外环境水中分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PVⅠ)毒株基因型,发现所分离的22株病毒.均为疫苗SabinⅠ相关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温度敏感(T特征)试验亦提示为弱毒株,与PCR试验相吻合。表明在实施强化免疫和常规免疫后,外环境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已被疫苗相关株循环所取代。同时证实用PCR作为环境中PVⅠ病毒株的基因型分析的检测方法是特异和敏感的。

登革病毒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感染性的研究

江丽芳, 江振友, 郭辉玉

1997, 12(1): 32

用登革病毒Ⅱ型(DV2)感染体外培养和传代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研究发现,HUVEC是登革病毒的允许性细胞。病毒感染后12h即可在培养上清中用微量蚀斑法测出病毒,病毒滴度48h达高峰,以后迅速下降。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病毒产量随病毒感染复数(MOI)的增加而增高。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感染的HUVEC胞浆及胞膜上携带DV2抗原。电镜和光镜下,感染细胞未见明显的形态和结构改变。

抗-HCV阴性献血员中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及序列分析

潘卫, 方芳, 崔晓红, 宋燕斌, 戚中田

1997, 12(1): 38

对95份抗—HCVIgG阴性献血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结果8次中有6次其检测出17份阳性标本(17/95,17.9%),复查抗—HCVIgG仍为阴性。对其中8份阳性产物中高变区1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均为不同株HCV序列.排除了PCR污染的可能性。对其中2份阳性产物测定了全序列并与HCV各基因型代表株的相应序列比较,与HCVⅡ型相应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7%~79%。而与HCVⅠ、Ⅲ、Ⅳ相应序列间的同源性为62%~69%,表明为HCVⅡ型序列。结果提示献血员抗—HCVIgG筛选不能完全排除HCV感染者,漏检不是由于HCV基因序列变异.而是检测方法本身缺陷所致。

Vero细胞狂犬疫苗的研制

曾蓉芳, 宋家骊, 顾鸣, 陈文兰, 邵益斌

1997, 12(1): 43

利用自建的狂犬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和细胞反应器微载体系统培养Vero细胞和狂犬病毒,病毒滴度达到6.0~8.0log(10)LD(50)/ml。病毒原液纯化后制出的纯化狂犬疫苗质量基本上均能达到WHO对此类型疫苗的主要质控要求。表明疫苗小量试制工艺基本可行。

庚型肝炎病毒(HGV)NS5区部分基因的克隆和cDNA序列测定

周育森, 陈薇, 王海涛, 赵秋敏, 徐静, 王竞

1997, 12(1): 50

用RT-PCR技术从一例献血员血清标本中扩增出HGV非结构区的部分基因片段,克隆后测定。cDNA序列。该序列与国外三株HGV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0%以上;与GBVA和GBVB的同源性分别为44.7%和33.17%;与已发表的23个HCV全序列的相应序列比较,同源性均小于40%。结果表明,克隆的病毒株为HGV中国株。同时,用RTPCR检测了河北固安和南京地区的115份HCV感染者标本.HGVRNA阳性率为3.47%。表明我国某些特殊人群中HGV感染率较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番木瓜环斑病毒Ys CP基因的序列分析和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叶长明, 范怀忠, 叶寅, 田波

1997, 12(1): 54

用双脱氧链终止法分析了克隆的番木瓜环斑病毒(PRV)Ys株系外壳蛋白(CP)基因的序列,结果表明YsCP基因全长858nt。对PRV国内外16个株系或分离物CP基因的比较发现,YsCP基因与国内株系或分离物CP基因的同源性较高(94.44%~97.68%),而与国外株系或分离物CP基因的同源性较低(88.88%~92.70%)。CP基因之间的差异主要靠近基因5’端,特别是在YSCP基因第63nt后连续缺失6nt,SmGTHAI和SRI的CP基因也在此处缺失3nt。将YsCP基因插入中间质粒pRokⅡ的CaMV35S启动于和nos终止序列之间形成C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RPCY,通过三亲交配使pRPCY进入农杆菌LBA4404,与其中的pAL4404构成双元载体系统。

用猴艾滋病D型逆转录病毒筛选抗艾滋病药物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郑永唐, 贲昆龙, 王金焕, 齐瑾, 黄生民

1997, 12(1): 61

以药物对合胞体形成的抑制和对细胞的毒性作为检测指标,应用猴艾滋病D型逆转录病毒(SRV)/Raji细胞系统建立了体外筛选抗艾滋病药物的实验模型。AZT和天花粉蛋白可显著地抑制SRV诱导的合胞体形成,它们的选择指数(SI)分别为数13500和8812。用该模型筛选了46种来源于天然资源的化合物,结果表明有11种天然化合物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

克隆鸭乙型肝炎病毒DNA双体体内转染的研究

邓卫文, 谢弘, 闻玉梅

1997, 12(1): 66

用一种含头尾相连DHBVDNA双体的质粒体内转染2日龄芙蓉鸭,大多数鸭(86%)产生了短暂病毒血症。血清DHBs/preSAg和DHBVDNA于转染后第9天出现,第12~14天达峰值,第28天时多数转阴;少数鸭的病毒血症可持续50天以上。转染鸭肝组织中也检测到复制中间型DHBVDNA的存在。用转染鸭病毒血症期的血清作磷钨酸负染电镜观察,找到了完整的DHBV病毒颗粒,并且用此血清腹腔注射1日龄鸭,60%的鸭被感染成功,证明体内转染后有生物活性的DHBV病毒颗粒的产生。该研究方法的建立.对于研究DHBV变异株.DHBV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均有一定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从实验感染OPPV的山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病毒的研究

薛飞, 相文华, 褚桂芳, 谷守林, 沈荣显

1997, 12(1): 71

用绵羊胎肺细胞与接种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OPPV)的山羊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同培养的方法可以分离到病毒,这说明OPPV可以感染山羊。用细胞病变观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电镜切片观察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对分离毒进行了鉴定,进一步证实了分离毒为OPPV。分离结果表明这是一种较为敏感的分离方法。绵羊胎肺细胞可传到40多代,且每一代次的细胞都可用于病毒的分离,因此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分离OPPV的方法。

草鱼出血病病毒抗原亚单位的研制

方勤, 江红, 柯丽华

1997, 12(1): 82

通过比较溶液的离子浓度对病毒形态结构的影响,发现GCHV在低盐溶液低温(-20℃)保存条件下,外壳蛋白会自动降解,但不十分完全。采用含1%NP40(Nonidetp40)的稀盐溶液处理感染病毒的细胞,经冻融及差异离心,电镜下观察到纯度较高的病毒双层衣壳、核心衣壳及散在的子粒。纯化的病毒亚单位用核酸酶消化后,与等量的福氏佐剂混合,免疫家兔制备抗体。该抗血清经中和试验测定,显示了较强的中和病毒的能力。纯化的病毒亚单位在7%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条件下,未见病毒电泳条带。同时采用地高辛标记的GCHVcDNA克隆探针,与病毒RNA及亚单位样品进行斑点杂交,检测病毒RNA灵敏度达到10pg.病毒亚单位样品均为阴性结果。该亚单位制剂具有纯度高、体积小的特点,将是一种安全性能好、使用方法简便、又便于保存和运输的亚单位疫苗。

紫外线对甲型肝炎病毒灭活机理的研究

韩友圻, 黄祥瑞, 张敏丽, 陈添弥, 刘育京

1997, 12(1): 83

自1979年Provost体外培养甲型肝炎病毒(HAV)首获成功以来[1],有关HAV对多种理化因子抗力的研究不少【1,但对其具体作用机制,迄今尚未见诸报道。为此,本研究通过观察UV照射对HAVRNA链与衣壳蛋白完整性等的影响,探讨UV对HAV的灭活机理,为灭活HAV的实际应用提供?..

侵染香蕉的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衣壳蛋白的肽链分析

李华平, 胡晋生, 范怀忠

1997, 12(1): 87

香蕉花叶病为华南香蕉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1。特别是随着组培苗应用面积的扩大,发生越来越严重,一般地块发病率为20—40%,个别重病地块高达90%,损失严重。此病病原虽在1930年【’1就被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CMV),但至今对其研究不多。...

侵染香蕉的黄瓜花叶病毒株系的血清学特征

李华平, 胡晋生, 范怀忠

1997, 12(1): 91

香蕉花叶病三类不同症状,即断续条纹类(BS)、连续条纹类(CS)和斑驳类(MM)在田间广泛存在,经过血清学、生物学、核酸斑点杂交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已确定它们都由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i。virus,CMV)所弓愧f’]。这三类症状分离物在鉴别寄主、粒子形态...
39卷第1期 (2024年2月)

ISSN 1674-0769

EISSN 1995-820X

CN 42-1760/Q

主编: 石正丽

影响因子: 5.5*

*源于2022年JCR

Submit Manuscript
GALLERY
会议信息更多+
新闻更多+

Focused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