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05卷2期

|     

Review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及进展

胡昌智, 吴洁如

1990, 5(2): 119

巨细胞病毒(CMV)属疱疹病毒β亚科,分布广泛,在人及其他哺乳动物中感染非常普遍。在人类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率约为40—100%,但多数为隐性感染。新生儿中,平均有1%受感染,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国家,感染率更高(2—3%)。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先天性HCMV感染,都可造成婴儿不同程度的损害。免疫损害的病人可发生严重的或致死性的HCMV感染。目前,随着新的抗病毒药物的发现及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H{CM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就显得愈加重要。由于HCMV在人纤维母细胞中产生细胞病变(CPE)慢,病毒分离不符合临床早期诊断的要求,需要有新的、快速、敏感的方法取代。本文就HCMV感染的实验诊断及新近进展作一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血凝素抗原位点分析

王灵枢, 倪大石, 周宁

1990, 5(2): 125

用八株不同来源的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的单克隆抗体(McAb),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及阻断酶联免疫试验等,对两种方法(TE、SA)制备的血凝素抗原进行分析。根据A35、2A6McA5试验的结果,证实血凝素抗原中的核蛋白上存在有非构象依赖性的血凝结合位点;而另外5株McAb在血凝抑制活性方面,虽具有明显的株间交叉,但在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间接酶联免疫试验时则均为阴性,故认为其血凝结合位点位于病毒的膜蛋白,可能与G_2糖蛋白有关,为构象依赖性位点。有关4G6McAb,在阻断酶联免疫试验时,虽与A35、2A6一样具有较高的阻断率,但在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间接酶联免疫试验时明显有别于后二者,对其属性有待进一步确定。

无环鸟苷抗乙型肝炎病毒复制长短程疗法随访观察

熊开钧, 王心禾, 黄华芳, 曾令兰, 杨泽川, 凌美霞, 张雪珍

1990, 5(2): 130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s5例,随机分无环鸟苷长程组22例,短程组11例和对照组22例。经一年随访观察,无环鸟苷治疗组见血清HBeAg、DNA-P和HBV-DNA有规律性阴转,短程组于12个月又有部分指标阳转,长程组阴转较多,其血清HBeAg、DNA-P和HBV-DNA阴转率与短程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一年结果四项病毒复制指标全部阴转例数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无环鸟苷长疗程是有较好疗效。

狂犬病毒蚀斑方法在病毒研究和疫苗研制中的应用

李宏玲, 李河民, 俞永新, 严子林

1990, 5(2): 135

本文采用狂犬病毒CTN-1和4aC株,经Vero细胞传代适应后,以Vero细胞为培养基质,建立了狂犬病毒蚀斑试验和蚀斑减少试验的方法。目前已将此方法应用于病毒鉴定、病毒克隆、病毒滴定以及抗狂犬血清的检测,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长春地区引起婴幼儿肺炎的3、7型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傅文永, 梁东, 郑永臣, 刘为民, 许忠, 郭惠君, 袁同福

1990, 5(2): 142

本文对长春地区1976年—1988年引起小儿肺炎的135株3.7型腺病毒核酸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结果表明:75株7型腺病毒经BamHⅠ、BelⅠ、BglⅠ、XbaⅠ、SmaⅠ、HindⅢ分析后表现为二个基因组型—7b和7d。其中60株7b(88%),流行于1976—1988年;15株7d(12%)自1982年出现逐年增加,到1987—1988年的5株都是7d。60株3型腺病毒被BglⅡ、BamHⅠ分析后表现为三个基因组型,我们用3Ⅰ、3Ⅱ、3Ⅲ代表它们,其中S6株3Ⅰ(93.3%)流行于1976—1888年;3Ⅱ、3Ⅲ散在分布。通过临床资料整理,发现该地区3.7型腺病毒的不同基因组型在毒力致病性上存在着差别。

单纯疱疹病毒基因组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

楚雍烈, 房益兰, 刘延娜, 董小平

1990, 5(2): 147

为了获得单纯疱疹病毒(HSV)基因组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分析资料和选择合适的RE去研究HSV感染,用11种常用的RE对HSV两个型别的实验室标准毒株的基因组分别作了分析。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BamHI、HpaI和PstI等RE较适于HSV的研究和分型。本研究所采用的小量提取HSV DNA的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和实用的特点,值得在HSV感染的诊断、分型和HSV分子流行病学诸研究中推广使用。

沙市婴幼儿腹泻中检出3株C群轮状病毒

胡必勇, 吴家驹, 张齐良, 刘玉兰

1990, 5(2): 152

1987~1988年在沙市165份婴幼儿急性腹泻标本中,用PAGE法检出轮状病毒37株(22.4%),其中3株为少见的轮状病毒,此种病毒经电镜观察,具有典型轮状病毒的形态结构,ELISA证实该病毒不具有A群和B群轮状病毒的群特异性抗原。RNA电泳分析表明,其基因组由11个双链RNA片段组成,电泳图型特殊,呈4:3:2:2的排列模式。上述试验表明,该病毒为世界上罕见的C群轮状病毒。免疫电镜证实,该病毒能被病人恢复期血清所凝集,提示该病毒是腹泻病儿的致病因子。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对乳鼠致病特点的观察

曲春枫, 杨占秋, 向近敏

1990, 5(2): 157

本文观察了两株从病人体内新分离的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114株和435株对乳鼠的致病特点,并在感染的乳鼠脑内找到了EHF病毒。免疫荧光检查发现,病毒抗原广泛存在于感染鼠的脑、肺、肝、肾等脏器。脑内和腹腔两条感染途径的比较发现,病毒抗原在上述脏器中的分布基本一致,但前者脑内的病毒感染滴度较后者高一个对数单位。对病毒的动态观察发现,EHF病毒首先在乳鼠腹腔感染6小时后的腹腔巨噬细胞(Mφ)中分离到、并持续阳性;病毒血症出现在感染后2天,随之在脑、肺、肝、肾和脾脏中查到。以上结果表明:EHF病毒对乳鼠具有广泛的嗜性,脑内感染途径能获得较高滴度的感染性病毒。提示EHF病毒在鼠mφ中增殖并携带至全身播散,可能是造成乳鼠全身性弥漫性感染的主要原因。

鼠单克隆抗-HBs的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 Ⅱ.Ab_2—1的免疫原性研究

王海涛, 陈万荣, 蒋豫图

1990, 5(2): 162

用一株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细胞株,Ab_2-1免疫4只BALB/c小鼠和2只家兔。每只小鼠每次经腹腔接种100#gAb_2-1,共接种4次;每只家兔每次经皮下注射1mgAb_2-1,共注射4次。经免疫的小鼠和家兔都产生了抗-HBs,经两种竞争性抑制试验证实,这些抗-HBs是特异性的。小鼠抗-HBs滴度为2~(-6)至2~(-9);家兔抗-HBs滴度从2~(-10)至2~(-12)。这些资料提示: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能模拟HBsAg,具有类似HBsAg的免疫原性。

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诱导的胸苷激酶特性研究

王珣章, 谢伟东, 何代芬, 郑晓文, 龙綮新, 庞义, 蒲蛰龙

1990, 5(2): 167

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核型多角体病毒(TnNPV)感染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细胞后能诱导提高胸苷激酶的活性。不论是正常或感染细胞中的胸苷激酶都可将脱氧胞苷磷酸化,酶活最适pH及Mg~(++)离子浓度值基本相同,DEAE-纤维素和Cibacron blue-sepharose柱层析所得酶活性图谱亦相似。TnNPV在胸苷激酶缺陷型的草地贪夜蛾细胞中能正常复制,但被感染细胞不具有胸苷激酶活性。由此可以确定,经TnNPV感染诱导后,活性有所提高的胸苷激酶不是病毒基因编码的。

几株杆状病毒包涵体蛋白双向高压电泳指纹图谱比较

周晓峰, 叶林柏, 刘年翠

1990, 5(2): 175

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的6种昆虫病毒包涵体(BsNPV1,BsNPV2,BtNPV,EpNPV,PrGV,PxGV)经DAS碱解,粗提纯的包涵体蛋白经Sepharose-6B柱层析和Caaalco-prep-disc法进一步纯化后,在SDS-PAGE中显示为一条分子量约28,000d的带。用常规双向免疫扩散法检查各种包涵体蛋白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血清学BsNPV与BtNPV,PrGV与PxGV之间都是不可分辩的。6种包涵体蛋白的双向高压指纹图谱表明,它们的指纹图谱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相同或十分相似的肽点。就每种病毒的指纹图谱又都是独特的,NPV间相似性低于GV间相似性。我们认为NPV和GV的包涵体蛋白在结构上存在着一些相同的或相似的保守区域,但不同种之间在整个一级结构上是有差异的。利用包涵体蛋白的指纹图谱鉴定杆状病毒是个灵敏可行的方法。

侵染菊花和风信子的番茄不孕病毒的鉴定

舒秀珍, 朱水芳, 胡伟贞, 陆家珏, 沈淑琳, 王树琴, 陈燕芳

1990, 5(2): 186

1986年先后在北京的公园采到菊花病样4个,北京动植检所送检风信子球茎病样一个。这5个分离物经人工接种10科36种植物,多表现花叶、斑驳、畸形等症状,而番茄的果实小而无籽。以菊-6分离物制备的抗血清与其它4个分离物产生明显愈合的沉淀线,证明它们的抗原性完全相同,这5个分离物与从菜豆分离的番茄不孕病毒(TAV)的抗血清反应产生分枝状的明显沉淀线。菊-6分离物的理化特性:TIP为55—60℃,DEP为10~(-2)—10~(-4),LIV为2天。其病毒粒子的平均直径为27nm等轴多面体,0.D260/280=1.76,病毒衣壳旦白分子量约为26300。根据上述以菊-6分离物为代表的5个分离物的特性与CMI/AAB Descriptions ofPlant Viruses No.79.1971所描述的从菊花分离的TAV基本相同,鉴定它们属TAV,但与菜豆分离物不完全相同,属不同株系。

小麦黄花叶病毒的分离提纯及其血清学等特性

陈剑平, 阮义理

1990, 5(2): 193

应用梯度离心和超速离心浓缩获得部分提纯的病毒制剂,产量约为7.45g/kg病叶提纯的病毒制剂的紫外吸收曲线呈典型的核蛋白吸收曲线,OD260/OD242和OD260/OD280的比值分别为1.24和1.38。病毒粒子呈线状,宽13—14nm,长度主要分布于250—300nm和550—700nm之间,1000nm以上的粒子也有检到。病毒外壳蛋白仅由一个分子量约为30Kd的亚基组成。在免疫电镜试验中、病毒粒子与日本WYMV抗血清发生强烈的血清学反应。新鲜病叶的超薄切片中可看到大量风轮体和膜状体。

小麦黄矮病毒(BYDV)主流株系GPV的鉴定及其提纯研究

张秦风, 赵玉侠, 张荣, 金欣藻

1990, 5(2): 201

经测试结果,小麦黄矮病毒(BYDV)主流株系为麦二岔蚜禾谷缢蚜株系(GPV),普遍分布于我国北方中熟冬麦区、晚熟冬麦区和春麦区;以麦二岔蚜的传播能力最强。由麦二岔蚜优势介体所传播的主流株系GPV,曾导致该病多次大面积流行成灾。并对GPV株系毒源进行了提纯;对其提纯方法有所改进和简化。

感染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的大麦细胞质内含体及细胞器病变的研究

陈剑平, 阮义理, 洪健

1990, 5(2): 207

超薄切片电镜观察表明,在感染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的大麦(品种“早熟3号”)叶肉细胞中,液泡周围偶而可看到病毒颗粒束,在发病后期黄化或坏死的叶肉细胞中,可见到散布的病毒颗粒。在所有表现症状的病叶叶肉细胞,表皮细胞和木质部薄壁细胞中均可观察到风轮体、束状体、板状集结体以及膜状体等细胞质内含体,未见 卷简体和细胞核内含体。感病初期细胞中,细胞质丰富,核糖体数量增加,内质网肥大,随着病毒症状发喂,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逐渐肿大,外膜破裂直至解体。

温度对草鱼出血病影响的初步探讨

丁清泉, 余兰芬, 柯丽华

1990, 5(2): 215

将鱼呼肠孤病毒(FRV)感染的草鱼饲养在人工控温的水族箱内,水温在24—30℃恒温时其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20℃和33℃恒温时死亡率则明显降低,与24℃—30℃恒温相比死亡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人工感染恒温饲养期间,死亡高峰期随水温降低而推迟,缓慢改变水温能降低死亡率,在低于20℃攻毒并维持一星期左右,即使逐步升温至30℃也不会导致感染鱼的大批死亡。

敏感性不同细胞系交替选育获得超高增殖率细小病毒株

张德礼

1990, 5(2): 221

迄今为止未见国际上有组织培养水貂肠炎病毒(MEV)、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LV)、犬细小病毒(CPV)的TCID_(50)高于log_(10)7.0或MEV的HA高于32~或CPV的HA高于4096~的报道。又据Goto(1986)报道,TCID_(50)为log10~(4-6)的CPV比MEV。FPLV的HA高20多倍,故HA为4096~的CPV液比HA为32~的MEV液中病毒含量还低。由此可见,PV培养效价低是目前国际上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39卷第1期 (2024年2月)

ISSN 1674-0769

EISSN 1995-820X

CN 42-1760/Q

主编: 石正丽

影响因子: 5.5*

*源于2022年JCR

Submit Manuscript
GALLERY
会议信息更多+
新闻更多+

Focused Topic